学部讯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研究基地揭牌,学部召集人张文显教授出席揭牌仪式xuebu 发表于: 2016-05-04 14:40 点击:2014
2016年4月23日,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研究基地(江苏)揭牌仪式在南京举行。研究基地由中国法治研究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合作设立,落户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中国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科委法学学部召集人、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文显教授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教授共同为基地揭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钱弘道,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特聘教授葛洪义,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方青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院长龚廷泰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蔡道通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眭鸿明教授等出席揭牌仪式。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力教授主持揭牌仪式。李力教授出任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研究基地(江苏)主任,扬州大学法学院蔡宝刚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中国法治国情调查中心副主任张镭教授担任副主任。
揭牌仪式后,研究基地举行了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座谈会。
钱弘道教授指出,中国法治研究院与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研究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以公丕祥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历来重视中国和江苏法治实践研究。两个团队的合作,能够为江苏、浙江两个经济发达地区实现法治协同创新,为其他地区的法治实践提供先例参考,为发现中国法治发展规律作出贡献。钱弘道教授强调,中国法学家要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要致力于探寻中国法治发展道路,要担当起创新法治中国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重任,要注重中国现实,要有行动的力量,要走进实践,要知行合一,要为世界法治文明提供中国元素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笑侠教授祝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基地揭牌。他指出,钱弘道教授向来重视中国法治实践,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余杭法治指数到司法透明指数,到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再到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相关研究获得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以李力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法治国情调查中心团队历来重视中国法治国情的调查与实践,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两个团队实现合作,必将对中国法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葛洪义教授对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基地揭牌以及两家的合作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钱弘道教授一贯执着于中国法治实践研究,特别在法治评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引起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实践一词包含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正确的实践取决于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重视法治现代化实证研究,因此两家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宋方青教授代表厦门大学法学院祝贺基地揭牌。宋教授指出,钱弘道教授是富有激情的行动者,他致力于法治评估研究与实践工作;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一直来致力于法治现代化的研究,是最早开始从事法治现代化研究的重镇。两家合作必将能够为中国法治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张文显教授最后做总结。他对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研究基地的揭牌表示祝贺,并指出:第一,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研究内容不限于法学及法治领域;第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有理论上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实践,许多西方法学家将法学定义为实践科学,习近平法治思维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求真务实的实践思维,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和导向,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尊重规律;第三,钱弘道教授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张文显教授指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要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有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模型、自己的基石和方法论变革。他还指出,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江苏研究基地落户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这进一步扩展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